近日,关于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集中推出了三十几块地的消息见诸各大报端,一时间,沉寂了半年的有关“土地”的话题,再次成为京城楼市热点。自协议转让土地全面废止,各地土地交易统一归口到各地“土地整理储备中心”,至今为止,此次是北京市在公开的土地交易市场上最大的一次供应放量。土地的“集中放水”能否撼动楼市高企的价格?被市场描绘的“供给紧张”状态是否真实?这些“新地”将怎样影响未来的楼市走向?如今在楼市中越来越显得被动的老百姓究竟能否从中受益?本报记者全力出击,通过对政府、开发商、评估机构,以及专业代理商各方的采访,为读者全面剖析“土地”的真实影响力。
地价、房价谁抬高了谁?
在本期采访过程中,记者一直在探寻和思考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地价与房价,究竟谁抬高了谁?其实这也是近两年间,政府、业界和学者们争论最多的焦点之一。本次记者采访的结果,各界对此仍是各执一词:
政府方面说,在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挂牌的地块底价,都是很低的,只是一个成本价而已,政府并没有在上面多赚一分钱;开发商们说,这两年的土地供应量太少,僧多粥少,对土地的争夺越来越激烈,地价一年比一年高,开发成本增加了,房价不可能不涨;学者们说,不是地价抬高了房价,而是由于房价太高了,使得开发商对投资收益的预期提高,从而增加了对土地的需求,才导致房价上升的……
凡此种种,都有理有据,听起来似乎都有道理。究竟谁是谁非?采访越深入,答案却如陷五里云雾,真相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
对此,有着多年投资业从业经验的北京市房地产交易信息网负责人雷华的分析,却颇值得深思:房价肯定不是地价抬高的;房价持续上涨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商品房供应结构不合理——目前消费者的购房方向,主要集中在新建商品房上,2005年,新房成交量占商品房总成交量的90%,大量的二手商品房无法入市,商品房供应渠道单一,最终的市场表现就导致目前的供需失衡。如果政府能尽快出台政策,解决二手商品房入市问题,那么购买主力必然发生转移,使需求得到满足,供需矛盾得以缓解,房价自然会降下来。
雷华的观点与开发商们恰恰相反,他认为,“土地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对房地产市场价格的调整不可能通过增加土地供应量来解决,而是应该调整商品房的供应结构,增加二手房的供给量,使购买力自然从价格较高的新房市场,流向价格相对合理的二、三级市场。与增加土地供应量相比,这条路更有效、更直接。
我们无法评判其中是非曲直,但不断升高的房价,显然已经淘空了消费者的钱袋子,使好不容易走向理性的消费者再次陷入被动。如何让房价,这匹脱缰的野马,放慢脚步?如何让房地产市场走向真正的公平?这是值得我们长期关注的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