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成学生有心理问题

      在「一孩政策」下,内地家长对子女的学习成绩都非常吁紧,但相比之下,对这些成长中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却较少关注。据北京市卫生部门的调查显示,北京逾三成中小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包括常处于恐惧及行为异常状态。北京卫生局官员建议家长应多关心子女的感受,如发现子女有异常情形,须马上到精神科医院求医。

      八成未被家长注意

      《北京晚报》引述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邓小虹说,现时内地至少有3000万名17岁以下青少年受到各种情绪问题困扰,多数表现在人际关系差、情绪不稳定和难以适应学习环境。有调查显示,北京有32%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80%未被家长注意,往往使问题恶化,带来严重后果。

      邓小虹表示,青少年心理出现问题时,一般都会流露出某些示警信号(见表),例如情绪常常处于恐惧、焦虑的状态;行为突然变得异常,有时喜欢离群独处,有时却会过分活跃,甚至有暴力倾向;身体亦常有头疼、恶心、耳鸣、尿频的现象,但无法查出患上何种疾病。她提醒说,当父母发现子女有这些情形时,须及时带子女到精神科医院求医。但如果心理问题较轻微,家长只要多加开导,情形很快便会纾缓,若情形严重,则须要用药物、心理辅导、家庭和学校配合治疗。

      70%家庭教育不合格

      邓小虹补充说,预防青少年儿童患上心理病,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目前有50%的儿童精神障碍来自家庭,有调查发现,70%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上不合格。「家长要了解子女的兴趣和性格,不要把注意力都放在学业上,切忌揠苗助长,盲目和别人的子女比较,要给孩子『松绑』」。

      宋庆龄基金会早前曾进行有关青少年精神健康的调查,指现时内地中小学生中,有13.3%的人曾考虑或计划过自杀,更有4.9%的人曾尝试自杀,反映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亟待改善。

      资料来源 :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