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地王拍地变争吵抢地

2007年7月12日下午16时37分,东莞市新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东莞万科下属的项目开发公司)以1.5243万元/平方米的楼面地价拍得了广东省今年的新“地王”,更为引人注目的是,随着拍卖槌的落定,拍卖场传来了金地集团“我们已经举牌了,不能这样成交”的喧哗声,随后对于是否重拍进行了一个小时的争执与混乱,最终广东新地王花落万科,相关人士表示:“这样的拍卖不公平!”

  
      过程曲折

  金地要求重拍,怀疑有“内情”?

  对于广东地王事件,焦点网记者第一时间连线了相关人士,金地东莞公司总经理谢先生告诉记者:“当时有7家发展商参加竞拍,到新万公司(东莞万科下属的项目开发公司)举牌后,拍卖师喊“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时低头没看现场就敲定了,当时在喊到第三次的时候金地已经举牌了,所有在场的人也都看到了,但是拍卖师没看见。”谢总表示:“对于此种结果,金地非常不满,我们感觉到这里面有一些问题,也许有技术原因,也许有其他原因。拍完地后我们提出抗议,要求观看录相进行确认是否举牌,结果巧合的很,现象只有一个摄相头,举牌的角落不在视线范围内。当场拍卖官就建议,因为拍卖是价高者得嘛,可以继续竞拍,但是万科强烈反对,他们扰乱秩序,不让拍卖进行。”

  细节中另有隐情?

  说到此次拍卖过程,谢总还想到一点细节:“中断之前到我们申请看录像的时候,新万公司也是强烈反对。包括相关人员在放录像的过程当中,说“现在请大家看录像”,万科就表示“强烈反对,不看!”拍卖官说“你们看看再说吧,可能不会对你们有什么坏处的。谁知果然被其言中了,录相中确实看不到举牌的位置。在商议此事如何处理的过程中,相关人员接到的电话非常多,具体说了什么我们也不知道,就知道最后的结果:拍卖有效。”

  拍卖师有意为之?

  据谢总介绍,在拍卖现场,“拍卖师刚开始的过程,每一次报价都有间隔的,并且会看台下有没有人举牌,但当万科叫到26.8亿的时候,他操作上与之前判若两人,每次喊完不给间隔,且低头没看下面情况,我们觉得里面有问题。卖师本身他应该在敲槌之前一定要看下面的现场,再者喊牌的语速非常快,“第一次、第二次”迅速地敲槌,我觉得此次拍卖有失公平。”

  招商地产:无话可说?

  对于此次拍卖事件,招商地产伍总说:“事实已经如此,不想再多做评论,录相中确实看不到什么。”

  拍卖电子系统临拍前坏了?

  见证了整个拍卖过程的东莞地产业内人士李先生(应被采访者要求,李先生为化名)表示:“现场所有的人都看到金地举牌了,但是没有用啊,录相上看不到。对于结果我不便评论,但是东莞的拍卖条件太差了,只有一个摄相头,这是不合理的,再者,拍卖师工作也有失误,他说第三次的时候就低头敲槌,没看现场。其实这些情况如果单从技术层面上讲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其实,之前都是电子系统拍卖的,每一笔出价都是在屏幕上显示的,等到临拍之前,谁知整套系统坏掉了,等于说拍卖方在没有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拍卖的。”

  拍卖官提议重拍,万科不同意

  李先生还告诉记者:“在其他家有强烈购买的欲望下,本着价高者得的原则,拍卖官建议拍卖继续开始,万科坚决反对,大家就互相咨询法律顾问了,万科搬出来几个国土局的拍卖师相关的文件,上面写的是“以主持人落槌为准”,另外根据《拍卖法》第51条,“即使拍卖员误槌在场上也要尊重拍卖员的判决。”最后大家又到一间屋子看录相,然后出来不做任何解释得说“拍卖有效!”

  
      专家解读

  拿地是为股价做题材?

  众所周知,近年股市处于一个震荡期,是资本市场的敏感期,特点是股市是一个震荡期,资本市场也是个非常敏感的时期。为什么万科这样的上市公司愿意花26亿去买地,另有两家上市公司,招商、金地,因为没有抢到这地现在还在申诉,因为他们希望以更高的价格买这块地。如果说只是一家公司疯狂了,还可以理解。而深圳这三家代表中国房地产发展最高的水平公司愿意以多于26亿甚至30个亿的心理价位去接受这块地呢?秦刚表示:“现在的开发商拿地已经不理性了,不是考虑到成本、利润的控制,而在盲目囤地,这种疯狂的背后我认为是炒作股价,这几家公司股票有大的溢价,市盈率非常高,这个阶段不惜重金拿地,主要还是为了给上市公司增加一个题材,在储备及未来的发展预期上有一个题材。 ”

  房地产进入圈钱的恶性循环?

  此次“广东地王”事件中,万科合作公司以楼面地价1.5万拿到了东莞镇上一块地现场金地要求第一把手,表示愿意出更高的价格未能如愿,秦刚在接受焦点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虽然万科和一些发展商认为这块地有它的价值,愿意拿高价去买,但是我认为非常鲜明地反映出了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整体的一种混乱和不理性。”秦刚认为:“这反映出中国房地产的上市公司已经陷入了一种圈钱阶段,通过股市圈钱,然后用圈来的钱不顾一切代价地去获取土地,就是以拍卖的方式去获取土地。进而推升房价,并推升自己公司所拥有的土地资产的市价。再进一步地以自己拥有的土地储备去圈钱,然后用圈到的钱再去到拍卖市场上拍地,陷入了这样一个非常不理性的恶性循环。”

  示范效应后果可畏?

  对于此次事件的影响,茅巍认为:“我觉得现在东莞出现这种局面的话,如果不加以警惕,有可能这个场面会愈演愈烈,如果在深圳现在再拍地的话,超过现在的价格也是情理之中,这样一来,会给全国的房地产带来一些示范效应。可能开发商也会学着这个方向往下走,使得我们一级市场价格越来越高,不利于房地产的健康发展。”

  反思土地交易机制

  对于此次“广东地王”事件,焦点网第一时间采访了业内专家,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城市营运研究中心主任高海燕表示:“通过此事,我认为首先要全面反思现行的城市土地交易机制。现在还没有任何因素能够消除地方政府经营土地的动机,土地是“财神爷”,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城镇当地领导的“钱袋子”,现在没有相关体制和政策能消除地方领导经营土地的动机,这个动机不消除,无限制地让土地价值最大化的冲动就永远也不会消失,有这种冲动存在,就一定会开展土地营销,现在不是土地出让,而是政府在做土地营销。政府在不断想办法包装炒作,把土地价值做高,获取财政收入,这个是要反思的。

  政府形象受影响?

  此次拍卖引发了诸多争论,有人表示不公,要求重拍等等,戴欣明认为:“土地拍卖也体现了政府的形象,这样的结果我认为有损于其形象,是拍卖师不负责任也好,是技术条件差也好,最后的结果导致大家认为政府做得有点大意。在资本主义和纯粹的市场经济下,寡头们和政府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的,这样可能会引起一个不好的印象,事实可能不是这样的,但是给民众一个不好的印象,以为这个公司和政府之间如何有默契,这个做法有损于政府形象。”

  
      网友评论

  疑点重重

  焦点房地产网一名博友-孟达,因见证了整个拍卖过程,他在博客中写道:

纵观整个拍卖过程到签约的过程,在场子的很多人可以用“愕然”来形容心情,对本次土地拍卖,有几点值得思考。

  1、在有报价单位继续竞价的情况下,拍卖官应确认竞买席有无单位应价方可作出落锤动作(也许没有见到)。

  2、在第一次闭门会议商议后,拍卖官作出决定,宣布竞价继续进行;但第二次闭门会之后,悍然推翻之前所宣布的决定,为什么会出尔反尔呢?

  3、由于土地出让地价上缴国库,市土地交易中心此等在有竞价单位继续出价的情况下强行终止拍卖的行为,减收了东莞市土地出让的财政收入,更间接酿成国有资产流失,在群众及众多企业中会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据地产业内人士称,该土地如果充分竞争,可能拍卖至30多亿甚至40亿。目前周边楼盘的叠加式别墅售价已经达到6-7万元/平方米,更何况独立别墅的价格!完全不是有些媒体说的2万元的入市价格。可见,是否有巨额国有资产的流失?

  4、在第二次闭门商议的过程中,土地交易中心的人员到底接到了什么样的电话,使得最后做出宣布竞买成交的决定?

  黑幕中的无奈

  焦点名博梁松在其博文中写道:事后,金地一再抗议疑有黑幕,但也许在这黑幕中,政府也存在些许无奈。

  1.5243万已经不是东莞地价,已经远远超出了政府预期,从6.48亿到26.8亿,经历199轮叫价,增幅达313.58%,这种过于疯狂其实并不是政府所真正期望的。尤其现在国家要下重手调控,深圳及珠三角都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

  可以想象,如果拍卖继续进行竞价,最终成交价完全可能超过30个亿,至少从一开始举牌,金地对该地块是势在必得的念头。

  不管怎样,这次东莞高价卖地,相信足以引起中央对它的关注,东莞近一年多房价的涨幅也表现相当可观,看来在重点检查深圳之后,下一个就该是东莞了。

来源: 焦点深圳房地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