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北京“两会”上,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地税局局长王纪平透露,北京今年已提出进行物业税“实转”的申请,目前正在等待国家税务总局的批准。在报批的方案中,开征物业税初期只向工业企业、写字楼等商业地产征收。尽管物业税开征初期还不会涉及到居民住宅,但这“肯定是一个方向”。
近年来,楼市需求旺盛,房价节节上升。投资和投机者一人坐拥多套住房,而经济能力有限、错过了买房时机的人只能望楼兴叹。“住房难”成了突出的民生问题,平抑房价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加大中低价位和中小套型住房供应、银行频频加息、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强制规定中小户型的比例,调控的“组合拳”接连打出,房价终于放慢了上涨速度,房市的交易不再那么火热,但很多人期待房价掉头向下的“拐点”至今没有出现。就在这个气氛微妙的时刻,已经“空转”多时的物业税可望“实转”的消息传了出来。
物业税的主要征税对象是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属于持有税。不动产的承租人或所有者每年缴纳的税值会随着市值的升高而提高。开征物业税,对人们持有房产和购买房产的愿望,特别是投资性需求,将会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物业税会增加持有物业的成本,影响投资收益,一方面会使一些准备买房的人犹豫观望,另一方面使部分房主转让空置的物业,形成二手房与新房的梯次消费,有效分流新房市场的需求。那么,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假使飘在空中的物业税降落凡间,假使物业税把民宅纳入征税范围,它会成为推动房价合理回归的推手,还是成为压垮不景气房市的最后一根稻草,造成资金大量离场、房市一蹶不振的“雪崩”现象?
应该说,“雪崩”不大可能出现,投资和投机者走开不是坏事。据房地产中介机构估计,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投资性和投机性购房约占30%左右。这已然是一个很高的比例,投资者购买非居住用房会造成房源紧张,投机者买进卖出赢利会引来更多的游资,再加上房地产商为了追求暴利而跟风造势、捂盘惜售,房价一路走高。物业税开征以后,投资和投机购房的收益下降,这部分资金将会选择离场。对这种“失血”现象,我们不必担忧。
原先,高房价是一道分水岭,承受得起的投资和投机者如鱼得水,而普通人真正的住房需求却被抑制了。物业税的征收一方面挤走了投机需求,另一方面带来其他税种的调整,使开发房产的成本降低,两种因素相凑,房价可望回归到合理的位置。这时,数量庞大的中低收入者将成为买房的主力军,在“居者有其屋”的理想驱动下,他们能使房地产市场长盛不衰。所以,物业税开征以后,大众需求会取代小众需求,实在的居住需求会取代锦上添花的需求,即使出现了所谓“雪崩”现象,也只是不合理的高价市场分崩离析了,一个依托于普通市民的平价市场将更加生机勃勃。
当然,想让物业税发挥如此作用,还有很多的关卡要过,还有很多的技术难题。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物业税的征收要避免走上个人所得税穷人税负重、富人税负轻的老路。比如说,如果业主只拥有一套普通住宅,人均的住房面积不超过某个规定标准,应该免税。如果一个业主名下有两套住宅,但两套房子都有其亲人居住,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标准,也应该免税。否则,应付上涨的日常开支已经很吃力的中低收入阶层还是会面临“买的起房子住不起房子”的尴尬。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