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网灾打破网络迷信

    台湾地震,虽然造成台湾几十人伤亡,吓到大陆和香港少数居民跑上街头暂避,毕竟属于局部的影响,全球有许多网络用户到二十七日遇到网络大挤塞,才切身感受到这次地震的破坏力,亚洲多个国家亦同病相怜。当全球经济和通讯活动愈来愈倚靠网络数据传输,今次的「网灾」应该发挥「震醒」作用。

    海底电缆是名副其实的「资讯超级公路」。例如香港对外互联网与长途电话通讯,就倚赖多条埋在海床下八公里深处、横跨太平洋的海底电缆,接驳各大洲,特别是美国的数据传输重点。这次地震震断了几条重要电缆,由于资讯会另觅其他传输管道,以致剩下来的电缆负荷大增,全球网络出现前所未见的大挤塞。

    港人上网到外国网站,二十七日即使用宽频也慢过以前拨号上网,不只如此,连登入香港本地网站也严重挤塞。虽然香港本地银行和交易所表示本身的网络没有问题,但是用户与银行间的传输过程出现严重阻滞,有散户投诉整天都无法使用网上银行服务,若非如此,以二十七日恒生指数急升四百多点的炽热气氛,股市交投量又怎会只得四百多亿元?假如本地市场不是「落后」,传统交易方式仍占主导,而是以网络交易为主,肯定灾情会严重百倍。

    网上交易和商业通讯阻滞,影响不只香港股市,还有外汇市场。在资讯流通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台湾、大陆、日本、南韩、新加坡等亚洲经济活跃地区,都受到影响。南韩甚至连外交部向当地最大电讯商租用的专用线路也被截断。不少跨国公司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都设有数据传输中心。今次事件发生在大部分基金经理放圣诞假期间,实在是不幸中的一幸。

    台湾地震之日正值南亚地震海啸两周年之时,日本一度发出海啸预警,原来灾难却发生在海底,部分被损毁的电缆,恐怕要两、三个星期才修复。网络服务商纷纷上天下地另辟蹊径传输数据,由人造卫星至经过中国和中东等地区的地底传输管道,都用上了,也未能百分百恢复正常。

    吸取今次「网灾」教训,全球各地电讯服务供应商都需要设立更牢固可靠的电讯传输硬体。现时连接亚洲与欧美的通讯,非常倚靠多条海底电缆,而这些电缆所位处的海床则属于活跃地震带。拥有这些电缆的财团,当务之急是在修补这些电缆,长远还要设法加强电缆的抗震效能,或者重新检讨电缆的位置和路线。

    全球解决这些硬体问题,需要大量时间和金钱。作为网络的用家,尤其是涉及重大生意来往和钱银流转的金融业和商贸企业,就要制定应急代替方案,保存其他交易途径,以免对互联网过分迷信,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一旦网灾便导致业务瘫痪,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资料来源 : 星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