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被质疑的“外行”地产企业正显示出其独有的竞争优势。“外行”地产企业早已不是一个新名词。众多主业并非房地产开发的企业,拿出一部分资金另起炉灶进入地产领域,尤其在地产业突飞猛进的年代,这早已是司空见惯的现象。然而在目前已经发生变化的市场,行业利润和融资环境都大不如前,他们又面临怎样的生存境况?
“家长资金”
热闹的地产“舞台”,已习惯于为传统的明星大佬占据,传媒的眼光对他们已有不可摆脱的粘性。
但事实上,从外行涌入地产的“入侵者”已不可小觑。
柳传志的联想地产梦,正在画出越来越明显的现实轮廓。
联想的地产团队融科智地,出身豪门,起步不凡,至目前联想控股一共为其注入30亿至40亿元的资金,其中既包括股权投资,也包括大量条件宽松的借款。 【相关报道:融科智地或将2010年A股IPO】
融科智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郑志刚表示,目前拿的几块地,所需资金中包括项目回款,不过大量是大股东的支持。
“自身融资所占资金来源的比例,大概是20%至30%。”作为联想控股下属子公司,融科智地目前的资金来源有两部分,除自己本身融资外,大部分来源于母公司的支持。
这些外来的地产企业,在融资环境恶劣的今天,背后实力强大的母公司正在发挥不同以往的作用。
2008年4月,通过收购的方式获得无锡一块140亩土地,花费4.5亿元,在此之前,融科智地也通过同样的方式获得江苏宜兴一个项目;此外,将于今年底开始预售的亦庄项目香雪兰溪所在的地块也是于今年初通过收购的方式获得。
这真是恍如隔世,在2006、2007年的“地王”竞跑中,只能靠边站的联想融科,现在居然成为紧缩市场之下的扩张者。
“现在不缺钱的,除了去年扩张规模小、没有乱拿地的公司和今年刚刚进入地产行业的公司外,还有就是非专一的房地产公司。”一位金融界人士表示。同样的资金优势存在于大量拥有非房地产业务的集团背景的公司中。
能源大鳄五矿集团下属房地产公司五矿置业去年曾透露出资金安排计划,公司将会增加至少5亿元的注册资金,并且在2008年将会再投入30亿元至40亿元的资金。至于这些资金具体如何安排,由于五矿置业没有回复本报的采访,暂时还难以得知。不过如此的资金获取规模,是目前房地产企业难以企及的。
成立于2006年7月的五矿置业,隶属于位处国内500强企业前列的五矿集团。2007年,五矿集团获得国资委正式确认以房地产为主业。有数据显示,五矿集团2007年度经营额218亿美元,净利润68亿元人民币。刚刚迈步的五矿置业,属于主营业务范围,必然成为集团大力扶植的对象。
隶属国华电力的国华置业则是另一番不同的景象。除当时集团提供的3.5亿注册资金以外,集团并没有再给予后续的资金支持。目前已经获得公认肯定的华贸中心项目,就是在这种状况下实现的。“到目前为止静态投资已经超过80亿元。”国华置业一名相关人士表示。家长资金在这里表现得有些异常。不过,资金往往只是事情的一部分。
“意外”优势
联想融科智地2005年推出的重庆项目融科·蔚城曾一度停止销售,并成为业内诟病外行进军房地产的典型案例之一。“重庆的项目出问题,主要是人员的原因。”郑志刚说。根据他的介绍,这个调整后名为融科·海阔天空的项目目前销售状况良好。不过,经过此番管理人员和产品定位的调整,这个转变的实现花了近2年的时间。尽管如此,外行业进入的企业,往往具备纯房地产企业所没有的一些特性。
融科智地无论是战略调整还是做具体项目,都是以论证和调研作为行为的基础,有如PC电脑的配型调查,如果没有大量的市场调研数据与统计结果,他们不轻易下手,不可否认这为传统地产行业增添了有待借鉴的补充。“定价会综合户型设计、景观、外立面等八九个维度与竞争性楼盘进行比较计算出价格。”融科智地方面表示。目前融科智地已经在11个城市拥有19个项目。
与融科智地一样在这个时期进行项目收购的还有国华置业。2008年1月,国华置业以7亿元的资金在惠州获得一块地,用于开发惠州华贸中心;并且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将进行其上海城项目的开发。实际上,去年底,国华置业就以20多亿竞得北京清河营村3号,这一地块将用于开发国华置业在北京的第二个项目“华贸城”,该项目正在进入前期的平整以及调研阶段。
尽管国华置业所属集团公司国华电力在后期并没有再为其提供资金注入,国华置业在其后期的融资中可谓一路无阻,其“电力”背景,有如一尊令任何一个合作者都可以放心加入的厚重大鼎。
凭借着电力光环,国华置业选择合作对象的标准,唯国际标准是求,美国万豪酒店、台湾新光三越,纷纷入盟华贸,“当时只有图纸还没有动工就引进了万豪酒店。优秀的合作者的认可,这些都是吸引资金的原因。”该相关人士表示,早在2002年,公司就开始华贸中心的规划了,最初的规划是做成住宅再加上一个家乐福或是沃尔玛之类的大型超市,这是京郊地产的典型模式。后来这一模式被推翻,确定为持有型大型高档建筑综合体以及持有型高端商用物业,在回款迅速的零售型商业盛行的背景下,这一决策为华贸中心经历时间的检验提供了保障。
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宏观调控对房地产企业的限制目前不会减弱。这些外来行业的地产公司目前似乎正处于调控影响力涉及的边缘地带,这一群体的非主流地位所带来的相对优势,有待发挥日益广泛的作用。
来源: 经济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