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使房地产市场竞争更有序

目前,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市场、客户、政策层面还处于不断变动的状态,但这一变动的趋势,将会越来越清楚。

  
最近去了一趟马来西亚,和一帮新加坡房地产商交流的时候,他们介绍今年新加坡房价也涨了一倍,但老百姓并没有太多的抱怨,因为70%的百姓都住保障性的房屋(“组屋”),老百姓有经济条件的就按市场价格来选择。再看看国内的政策,最近也制订将70%建筑用地作为保障性住房。然后30%建筑用地作为商品房。目前所有的政策都聚焦到此,包括建设部成立了住宅保障司,财政正在切分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关于卖地收入以及财政转移支付中拿出多少来保障低收入家庭住房,同时严格低收入人群身份确定,采用信用登记以及收入监督,房屋产权的交易都在完善。目前经济适用房不能对外交易,只能在小范围交易。

  
这些政策,我觉得方向都没错,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日趋完善,保证低收入人群肯定能有房住,同时市场会竞争更为激烈,进入到一个完全按商业规则来支配的境界。

  
这几年来,中城联盟近四十家房地产企业也正在走向两极化。规范、战略清楚的公司都正在上市或者已经上市,规模越来越大,以万科为代表,跟进的有万通,建业、华远等;同时有一些公司正在卖公司,并且在中城联盟内完成并购。这反映了中国目前市场上的情况,由于马太效应,大公司会马上聚集资源,中小型公司开始转型或依附于大公司。

  
可以说,目前政策和市场都在朝一个好的方向发展,虽然在发展过程中枝枝节节的技术操作、法规、政策都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不影响整体方向。我个人对市场、政策和体制非常有信心。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公务员不断借鉴全球先进经验和成熟的做法,制订政策的水平已有很大的进步;作为企业来说,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竞争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支持政府,尽可能地把保障性住宅完善,只有把这部分完善,才能真正保护市场竞争的能力。过去,开发商更多是在想市场竞争部分,因为跟自身关系比较密切,但其实两部分是共生的。低收入人群不得到保障,市场永远不得安宁。所以,我们要积极配合政府把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解决好,然后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