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市博弈开始 至少消灭1/3房产商

1994 年,我离开新华社记者岗位下海。14年来,房地产始终是我高度关注的领域,也是我所在的王志纲工作室所服务的一个重要行业。如何判断中国房地产的走势?如何看待房地产调控?如何看待房地产商?如何看待温总理今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房地产等资产价格上涨过快”的现象?我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并愿意借《第一财经日报》这一园地,坦率直言,与大家讨论。

今天,如何看待中国的房地产呢?年初我套用一本财经著作的名字,提出了一个说法,就是——伟大的博弈开始了!

市场是买卖双方力量的博弈

市场经济,说一千道一万,实际上是一种买卖双方力量的博弈。主动权掌握在哪一方,哪一方就有话语权、话事权,就会在市场上说了算。这些年,中国许多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的房地产一直处于卖方市场,造成房价飞涨;而到去年下半年,由于宏观调控力度加大,房价开始企稳并出现下降趋势。一夜间,买方由 “被动挨宰”,开始有了讨价还价的主动权。市场的这种僵持和逆转的局面,是房地产各种相关力量博弈的结果,通过博弈寻找新的市场平衡。我的预测是,房价还要降,并可能至少“消灭”三分之一的房地产老板。

从价值规律的角度讲,应该是价值决定价格,但实际上,当供需差距过大时,会出现价格与价值的偏离,导致市场失衡,从而引发诸多社会矛盾。所谓房地产宏观调控,就是要控制这种偏离不要过大,维持正常的平衡与和谐,使房地产能健康地、可持续地发展。具体来说,调控就是要调整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的关系。中国房地产价格近两年的疯狂上涨,显然是由于卖方掌握了主动,而造成这种情况又是因为有五把斧子劈柴烧火造成的。

现在大家都喊房地产过热,但为什么调不下去?因为是杯水车薪,因为有五把斧子劈柴烧火,促成了高房价。哪五把斧子?一是正常需求,然后是正常需求之外的投机性购买、投资性购买、超前消费以及恐慌性购买。

第一把斧子——正常消费

从1998年起,在广东,以及很多地方,住房几乎一夜之间就商品化了。人们结婚生子需要买房,而更多的是先富裕起来的人们在经济收入增加之后,可以用多余的钱改善居住条件。广东的商品房市场最先发展起来,成为竞争最充分、最成熟的市场。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买方市场,人们可以挑挑拣拣,货比三家。这也锻炼了广东的开发商,不仅遍请国内外一流的设计师,还要精心打造环境,严格控制成本,不断给楼盘添汤加料。当广东的发展商们竞争白热化,为两三千元一平方米的房子花大工夫的时候,不少北京的地产商们仍可安坐在办公室里,轻而易举地将整栋还在图纸上的大楼卖给机关部委。

在各城市从福利分房向商品房过渡的这两年,人们买房大多是为了自住,属于正常消费。随着福利分房终止,人们靠单位分房的观念逐渐转变,更多人把消费转向商品房,房地产市场开始升温。

第二把斧子——投机性购买

从2001年底、2002年开始,第二把斧子加入进来了。

在大多人还没有醒悟的时候,商人的鼻子是最灵敏的,他们在房地产市场里闻到了赚钱的机会。开始是温州炒楼团,后来引来山西的煤老板,再后来深圳人也加入进来。总之,那些先富起来的、有了闲余资金的人,看准炒卖房子是一个获取暴利的途径。这些所谓游资在各个城市活跃起来,于2003、2004年达到一个高潮。

2002年温州商帮在广州开会,我做报告之后,晚上来了十几个三十来岁的温州老板找我聊天。他们最感兴趣的问题,一是说:王老师你接触上亿身家的大老板很多,但对于我们这些还在路上,多则五六千万、少则一两千万的人,你看什么样的行道来钱最快?第二,你现在深入很多城市,能不能告诉我们,哪一个城市最容易把它的房价炒起来?

2001年他们曾首战上海,上百人浩浩荡荡奔上海楼市,当时上海的房价每平方米才3000多元。他们说不是去买房,而是集体去捡金子。到2004年,上海的房价就升到8000多元/平方米。

大城市炒完,他们又转入一些中小城市,有的地方的市长书记非常欢迎,希望他们把当地房价带起来。有一段时间他们简直像蝗虫一样,一有消息说温州炒楼团要来,当地房价马上就应声而涨。2004年他们转到山西炒煤窑,而山西的煤老板因为钱来得太多、太快,则步温州人的后尘,开始纷纷进京买楼。传说他们财大气粗,扛着现金一次性付款,不挑不拣,一买就是好几套。名气一出来,不少开发商包括潘石屹专门跑到山西开推介会,去请山西煤老板。

还有深圳。我的一个高尔夫球友,这两年在炒楼上尝到了甜头,去年房价已经很高的时候他还曾花大价钱买了好几套房子,当时我说你疯了,这么贵的房也敢买,结果是他买了之后不久,房价还在涨。

总之,这两年投机者的暴富,助长了人性中的劣根性。当不正常的东西成为普遍的现实时,正常人的思维也受到影响,搞得正常人都怀疑是否自己是不正常了。这种现象说明中国的房地产一定有病,中国的市场病了。

第三把斧子——投资性购买

投机性购买获得暴利的例子,推动了投资性购买的浪潮。像股市一样,看着先进去的人赚了钱,自然有更多人涌入这个市场。不久前我见到上海的一个朋友,说是在北京买了价值5亿元的房产。我很吃惊,问他买那么多房子干啥?他说由他老婆管理,为此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物业管理公司。我说你的出租率有多高呢?他说有10%就不错了,90%闲置。房子不仅保值还可以升值,比存钱强,很多有钱人囤积房子都是抱着这种想法。

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热钱、外资也想方设法投资中国的房地产。从某种角度看,是他们的购买力在为中国的房地产定位,而中国的消费者只能跟和赶,这种情况是很不寻常的。

这么多人投资,难怪广东的一位地产老板去北京开发的天价豪宅,一直销售得很好,他对我连连感叹北京的有钱人真是太多了。但我注意到,虽然那里的房子几乎都已售完,但其中80%都是闲置的,两年来入住的人很少。这是资源极大的浪费,但业主似乎并不在乎,和房子升值的幅度相比,租金多少无所谓,都是小意思。一边是大量的房子闲置,有人上亿元价格的房子空放着,不当一回事;一边是大量需要房子的人买不起房子。这个现象也说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病了。

第四把斧子——超前消费

眼看着房价节节攀升,人们买房的计划不得不一再提前,超前消费变得很普遍。早些年曾有一个故事,讲一个中国老太太与美国老太太在天堂关于房子的对话。中国老太太说,我死之前终于买了房子;美国老太太说,我死之前终于还清了贷款。中国老太太辛苦一辈子房子一天没住上。在今天的中国,这个故事已经完全不适用了。

现在中国的消费者,在买房上的超前消费比国外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工作室很多年轻人就是最好的例子。三年前有同事买房时,大家都嘲笑他太着急,买贵了。没想到类似的房子现在价钱翻了两番,而那些当时没买房子的人,越等越买不起房子。当理性的人们发现自己吃亏了,被事实所教育,早买早得利,谁还去相信调控政策?活生生的市场景观,“唤起工农千百万”,大家都把未来的钱投在房子里,超前消费、超前享受成了共识,同时不惜早早地就成了房奴。

第五把斧子——恐慌性购买

再后来,当房价在几股力量推动下一天一个价时,就引起了市场的恐慌,没必要买房的人(如退休后居住条件还不错者)也想买。根本无能力买房、或者本来没考虑买房的年轻人,在家里人的催促下,也加入进来。老爹、老妈、老丈人、丈母娘,几乎是把两代人能凑的钱和未来的钱都投进来,大家担心按这个趋势涨,再不赶紧买,恐怕一辈子也买不起房子了。我们上海有个员工,老爹老妈把老家自己住的房子卖掉,老丈人、丈母娘也卖了自己的房子,大家的钱凑到一起,为孩子换了上海的一套房子。前不久我遇到他,我说你爹妈没有房子怎么办,住在你家吗?他说,他们来了一个月就走了。我说房子都没了去哪里呢?说是回老家投亲靠友去了。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群体,在这种强大的购买力下,有多少房子才够买呢?

总之,五把斧子劈柴烧火,房地产市场岂能不热?

房地产市场过热,就造成我们特有的一些怪现象。

中国房地产三种怪现象

回顾房地产十年发展历程,1998年是一个转折点,货币化分房开始,中国终于走上了市场经济下的房地产发展之路,那个时候的房改就相当于现在的股改,整个社会一遍颂扬之声。而经过后几年的加速发展,特别是近两年的超速发展,回头来看,会发现几个引人深思的现象。

现象一:大批被抢购一空的高档楼盘空置,多数老百姓买不起房怨声载道。

随着房地产市场放开,福利分房停止,在缺乏基本住房保障的情况下,一夜之间大众的住房问题统统抛给了市场。政府虽然提供了少量所谓经济适用房,但杯水车薪,就连真正的困难户也很难排上队。稍有经济条件的人只能勒紧裤带成为房奴,低收入阶层对住房更是连想也不敢想。

1997年房改时曾强调住房保障体系是城镇住房市场的主体,随后更是提出中国的住房保障体系应该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第一层级是不足10%的极低收入的家庭、老人、病人等进入政府提供的廉租屋或公屋,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弱势民众的居住权;第二层级是70%以上的中低收入民众,在政府住房货币化补助、优惠利率、优惠税收等优惠条件下通过住房市场来解决;第三层级是20%以上中高收入者,他们的住房完全由市场决定,不纳入住房保障体系。

但实际上,由于政府对保障性住房在供应上的缺位,以及商人的逐利本能,城市里的开发项目几乎都盯着20%的富裕人群。有房地产老板公然声称:我们就是要给富人盖房子,穷人的问题应该由政府来解决。虽然他说的也算实情,但嘴巴太臭,不能不引来一片讨伐之声。

怪现象就这么出现了。大批被抢购一空的高档楼盘空置成了“鬼城”(老百姓对那些没人住、晚上一片漆黑的楼盘的称呼);不仅小康之家买不起房,随着房价的不断高涨,就连收入不菲的白领也望房兴叹,生活在居无定所的紧张与焦虑之中。提到房地产问题,社会上总是怨声骂声多过满意之声。

在我国的香港地区,在许多西方国家,是通过廉居房、廉租房的公房制度来解决贫困人口的居住问题;通过“第三次分配”提供基本住房保障。而我们这一块是缺位的,千军万马都要到市场上去“埋单”。随着矛盾的累积,住房问题已经不单是经济问题,而逐步演变为一个敏感的政治问题。作为调控的重要措施,政府已经决定负起责任,着手建立公共住房保障体系,增加廉居和廉租房的建设。

现象二:相对于大多数竞争残酷、利润越来越薄的产业,房地产不仅一枝独秀,成为超级的持续暴利行业,就连地产商也成为社会宠儿、大众明星,引得其他行业的企业按捺不住,纷纷涌向房地产行业。

房地产的暴利,以及十年牛市的黄金岁月,让房地产商出尽风头。在中国众多商人中,最活跃的老板都在地产界。这些人不仅说话占地方,大则想掌中央政府的方向盘,中则成了超级明星意见领袖,小则挥霍斗富。同样的三百六十行,都是做企业、做生意的商人,从来没见哪个行道如此热闹,如此娱乐化,吸引了如此多的追星族,也从来没有见到哪个行业的嘴巴这么大、参政欲望这么强。

原因在哪里呢?一是,这个行业钱大气粗,是媒体的衣食父母,大家都得围着他们转;二是他们来钱太容易,有点飘飘然;再有是吃饱了撑的,钱烧得慌。照道理,地产商们赚了大钱,应该像鬼子一样,“悄悄进庄,打枪地不要”,懂得感恩、惜福和节制。但他们得了便宜不仅不知足,还要发牢骚、散布言论。正因如此,地产商似乎整体形象不佳,成了“人民公敌”和舆论攻击的对象。真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比起房地产,不少行业尤其是制造业、劳动力密集的服务业,竞争压力大,辛苦又不赚钱。所以越来越多的这些企业放下老本行,纷纷杀入房地产。三百六十行与地产商一比,觉得自己那种挣钱方式简直太笨了,于是谁都想在房地产里插一脚。华为曾有这个打算,联想、海尔在试探。做肉肠、做服装、开饭馆、搞广告的都搞起了房地产,大潮涌动,国家的各种资源,土地、原材料、资金、人才都往这个洼地流。就像一艘船,老是往一个地方压货,失去平衡,早晚要翻船。有个老板就曾很担心地对我说,现在的企业不是做地产就是炒股票,人心浮躁没有人搞实业,这样下去这个国家不出问题才怪。中央也看出了问题的严重性,才严肃开展宏观调控。

现象三:“最后的疯狂”。在宏观调控的大形势下,曾经出现过房价不仅不降,地价反而大幅度上涨,各城市新地王不断涌现,“面粉贵过面包”、地价高过周边楼价的怪现象。

为什么房地产商们敢于高价拿地?是不是疯了?

其实他们心里都有一本账。我看到不少老板,由于在此之前尝到了大甜头,对房价的上涨坚信不移。他们判断地价与房价上涨的速度竞赛就像龟兔赛跑,只要兔子(房价)不打瞌睡,肯定跑过乌龟(地价)。水涨船高,乌龟再快,也跑不过兔子。谁拿到地,就意味着谁赚钱。囤积土地之风遂盛。

在囤地竞赛中,拥有土地的一方——地方政府,是怎么想的呢?可以说,大多数都是乐观其成,而且积极促成。就算表面不说,行动确实如此。可以说在当今中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哪个行业如房地产业一样,跟政府有如此密切、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我国现行的中央和地方分税制制度条件下,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对各级政府考核的主要指标就是GDP。这就造成了一边是中央宏观调控,让大家降温;一边是以GDP增长来衡量地方官员的政绩。其他各项工作虽然也在喊,但GDP是硬指标。而让GDP增长,最直接、见效最快的办法就是充水放大。打个比方,一个城市当房地产均价每平方米5000元的时候,摊到每个人头上,也许这个城市的人均GDP只有3000美元,而当房地产价格涨到每平方米2万元的时候,财富没有任何增加,但摊到每个人头上,可能人均GDP就是8000美元,一夜之间翻几番,坐地日行八万里。

同时,土地又是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泡沫所产生的红利,大多由地方政府获得。地方有了钱就可以做很多事情,包括绿化亮化,炫耀性建筑,许多政绩工程都是这么产生出来的。更可怕的是各路地方官员对房地产的增长习以为常,已经上了瘾,你让他来主动调控,他怎么可能自觉自愿呢。

所以我曾开玩笑说,房地产调控要成功,思想上的出路是科学发展观;组织上的出路,恐怕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哪里的房价上涨过快,就拿掉当地官员的乌纱帽。如果有这一条,用什么手段调控房价你不用操心,他们自然会有办法。

金融机构与资本市场也是催生房地产泡沫的力量

拿地需要钱,买房需要钱,钱从哪里来?

金融机构与资本市场是催生房地产泡沫的另一股力量。

1998年以前,城里的房子2000元钱一平方米都是贵的,没多少人买得起,因为必须一次拿出一大笔钱。自从银行参与到房地产中,买家可以按揭买房子,使得购买力一下放大了若干倍。银行一方面给买家提供按揭,另一方面又放开口子给开发商贷款。

银行所追求的是自己的近期效益,而宏观调控那是国家的事情。对银行来说,眼前最安全、相对可靠而且有稳定的收入,就是房地产贷款了。买地者有土地作抵押,买房者有房子攥在银行手里,就算出现最坏的情况,类似美国的次贷危机,后面的烂账也是后任的事。大家多是短期行为,我行长任期五年,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先把我在任时的收益做上去。这就相当于一列火车正跑向悬崖,如果控制不住将车毁人亡,但车里的顾客还感觉不到,仍然在争抢座位、争夺名次。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